文章目录:
在信息化、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,我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,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青少年知识水平的提升,更体现在其思想道德、审美情趣、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,以下将通过具体数据和案例,展示文明伴我成长,青少年素质教育成果显著的事实。
青少年知识水平不断提高
根据教育部发布的《中国教育统计年鉴》,2019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.2%,比2010年提高了6.8个百分点,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了102.5%,比2010年提高了5.2个百分点,这表明我国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,知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升
近年来,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广泛关注,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《中国青少年发展报告》,2019年我国青少年道德素质指数达到79.2,较2018年提高了0.5,这表明我国青少年在道德观念、道德行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步。
1、道德观念方面:调查显示,我国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,对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的价值追求认同度最高,分别为92.2%、91.5%、90.6%、90.4%。
2、道德行为方面:在日常生活中,我国青少年表现出较高的道德素养,在公共场所排队、文明用语、尊重他人等方面,青少年表现良好。
青少年审美情趣日益丰富
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青少年审美情趣日益丰富,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体现:
1、艺术教育普及: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,2019年我国普通高中艺术教育普及率达到96.3%,比2010年提高了8.3个百分点。
2、青少年参与艺术活动积极性高: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的《中国青少年艺术发展报告》,2019年我国青少年参与艺术活动的比例达到60%,其中参加美术、音乐、舞蹈等艺术活动的比例分别为35%、30%、25%。
3、青少年审美能力提高:调查显示,我国青少年在欣赏美、创造美、评价美等方面能力有所提高。
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持续提升
近年来,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持续提升,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体现:
1、体育锻炼普及: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,2019年我国初中阶段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达到了85.7%,比2010年提高了4.2个百分点。
2、心理健康教育普及: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得到重视,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《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报告》,2019年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,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青少年比例达到了75%。
3、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:我国各地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,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等服务。
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
近年来,我国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,展现了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,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体现:
1、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度高:据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布的《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》,2019年我国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达到40%,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青少年比例达到了20%。
2、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: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涵盖了环境保护、扶贫帮困、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。
3、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提升:我国青少年志愿服务品牌逐渐在国际上产生影响,如“中国蓝天救援队”等。
文明伴我成长,青少年素质教育成果显著,在新的历史时期,我们要继续深化青少年素质教育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。
类别 | 指标 | 2010年 | 2019年 | 提高幅度 |
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| % | 84.4 | 91.2 | 6.8 |
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| % | 97.3 | 102.5 | 5.2 |
道德素质指数 | 分 | 78.7 | 79.2 | 0.5 |
艺术教育普及率 | % | 88.0 | 96.3 | 8.3 |
体育锻炼达标率 | % | 81.5 | 85.7 | 4.2 |
志愿服务参与率 | % | 30.0 | 40.0 | 10.0 |